中暑的急救与预防方法

2023-12-27 17:41   爱乐医讯网   

中暑的急救与预防方法

一、中暑的急救方法

中暑是指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病情与个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有关。中暑分为3种类型:

1. 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低于38.0摄氏度,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2. 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面色苍白、大量出汗、皮肤湿冷、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表现,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

3. 重症中暑可出现皮肤热烫、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不退。发生持续高热(40摄氏度以上)、除上述症状外,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乃至昏迷,更严重者还可能发生血压下降休克等。

急救措施:

1. 迅速把患者移至阴凉处或空调房,安静休息。

2. 给予含盐清凉饮料。

3. 服人丹、藿香正气水等。

4. 予物理降温:用冰水或冷水毛巾敷头、颈部,有条件时用湿床单裹住全身,用电风扇向患者吹风。

5. 轻者也可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

6. 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

二、中暑的预防方法

1.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工休时间。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防暑常识宣传,教育职工在夏季注意补充水分,高温作业工人要按要求穿着防护用品。

2. 夏季高温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必须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准备好解暑药品。

3. 积极治疗相应疾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在高温天气更要警惕,做好防暑工作外还要按时服药,如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