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家庭护理方法有

2024-06-01 23:01   爱乐医讯网   

新生儿黄疸的家庭护理方法

一、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凡血清胆红素符合足月儿u003e221μmol/L(1

2.9mg/dl),早产儿u003e257μmol/L(15mg/dl)者称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的。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2~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任何临床症状。针对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酌情进行一些家庭护理,如保持安静,适度喂水,勤晒太阳等即可缓解。

二、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梗阻或其他遗传代谢等疾病引起的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疾病。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不同,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鉴别。一旦诊断为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家庭护理方面,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护理。在饮食方面,家长需要给患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家长还需要注意患儿的卫生和保暖问题,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多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同时出现,且消退时间略晚;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一般在生后6~8周出现。母乳性黄疸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和哺乳。针对母乳性黄疸,轻症者可继续母乳喂养,适当调整哺乳时间、方式及量等可帮助减轻黄疸;病情较重者需暂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家庭护理方面,家长需要继续保持母乳喂养,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家长可以适当地增加哺乳次数,缩短哺乳时间,并尝试在哺乳后给患儿适量饮水等措施来缓解症状。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家长需要遵医嘱治疗,同时注意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黄疸的性质和病因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家长在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也需要掌握相关的家庭护理方法,根据医嘱进行科学的护理,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