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

2024-03-19 17:16   爱乐医讯网   

预防职业病时应尽的义务

一、接受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告知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以及危害后果,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可能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为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告示栏予以公示,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义务

职业病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来说,正确佩戴并使用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用人单位应依法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三、接受职业健康监护义务

职业健康监护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环节之一,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周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费用。

四、正确使用报告义务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受职业病危害而造成死亡、患职业病或者经诊断、鉴定为疑似职业病的,有权获得医疗救助、抚恤、丧葬补助、遗属抚恤等救助和补偿。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与生产有关的意外伤亡事故时,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或相关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私自处理。对于未履行报告义务导致事态扩大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五、接受培训义务

用人单位应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措施、劳动过程中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救护及事故应急处理等知识,以增强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通过培训使劳动者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危害程度,了解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以及改善工作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必要性。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防止和减少职业伤害事故发生。

相关阅读